经济恢复研究1

来源:  作者:   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2023-07-07 16:23:46

当前总需求不足原因及对策

经济恢复研究1(图1)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总需求不足已成为各界共识。尽管导致总需求不足原因是多元且复杂,包括体制机制、疫情后遗症等历史经济变量在当下延续,但最突出原因是私人部门,如居民和民营企业信心不足和预期转差。因此,要稳定和扩大总需求,需要从改变微观主体行为着手,通过系统政策来提振信心和改善预期.

需求不足结构特征

经济恢复研究1(图2)

目前,需求不足表现出几个典型结构特征. 首先,民间投资严重滞后于全部投资,其中民营房地产投资是最大拖累. 今年1-5月,民间固定资产投资仅增长-0.1%,远低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4.0%水平,两者之间差距从2022年初-0.8%扩大到今年5月-4.1%。民营房地产投资占民间投资近40%,一季度增速降至-13.8%,对需求不足贡献率超过60%,成为民间投资主要拖累。此外,私营企业资产和负债增速也双双下降,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且前者降幅高于后者,这表明投资意愿不强、投资能力不高也是民间投资增速异常低原因之一.

其次,房地产行业明显拖累了需求增长,预期稳定是关键. 作为我国重要支柱产业,房地产对经济贡献度可以用“3456”来形容. 今年年初以来,房地产市场先是触底回升,随后再次探底,对需求拖累越发明显. 房地产行业代表商品土地和房屋是重要融资抵押品,且具有较强金融属,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这使得稳定预期对房地产影响和重要大于其他行业。当前,房地产面临着短期和中长期因素叠加冲击,需要及时综合施策打出“组合拳”,以防止预期固化. 因为一旦预期固化,要扭转将会非常困难,就像我国房地产上行预期历经十余年才得以稳定.

货币政策对需求影响

经济恢复研究1(图3)

近年来,货币M2增速超过社会融资增速,这反映了居民更多地储蓄而少消费情况. 其中,贷款和证券净投资等因素对此起到了推动作用. 这一方面表明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增大,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资金注入实体经济不顺畅,可能存在资金空转情况. 从M2构成来看,居民储蓄存款,尤其是定期存款增速大幅提高,直接推动了M2增速. 这反映了居民对未来经济和收入谨慎预期,结果是一部分收入被储蓄,特别是被“定期化储蓄”,导致部分当期收入未用于当前支出,而是延后至未来某一时间支出,必然会影响当前需求.

需求不足在价格上表现

当前低通胀也是需求不足和信心不足在价格上反映。价格是供给和需求相对变化结果,而需求不足和信心不足则会对价格产生影响. 低通胀反映了当前经济中供给过剩状况,即供给远大于需求. 当需求不足时,企业降低产品价格以消费,而这种降价行为则进一步加剧了通胀下降. 因此,解决需求不足问题不仅关乎经济增长稳定,也关系到通胀预期和价格走势。

结论

总之,当前总需求不足问题是复杂而多元,涉及到体制机制、疫情后遗症等多个因素. 为了稳定和扩大总需求,我们需要从改变微观主体行为着手,通过系统政策来提振信心、改善预期. 同时,民间投资滞后、房地产拖累、货币政策对需求影响以及低通胀表现都需要引起我们关注. 只有通过针对措施,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智轩互联提供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全面解决方案免费试用
咨询在线QQ
服务热线
19958963957
电话咨询 在线咨询 系统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