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数据显示,由于季末效应和基数影响的叠加作用,预计6月的经济数据将有所回升. 尽管二季度GDP读数尚可,但当前经济修复动能偏弱的格局并未改变,需求不足仍然是核心制约因素. 同时,出口下行和投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通缩压力依然存在.
根据我们的预测,二季度GDP同比增长率将达到6.5%;而六月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率预计为2.4%. 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长约为3.1%,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约为3.2%. CPI指数预计为0.2%,而PPI同比下降5.2%。对于出口和进口数据,我们预计同比分别下降11.9%和4.2%.
尽管数据读数尚可,但我们认为当前的增量政策仍然保持着相对温和的节奏和力度。六月份的票据利率明显下降,预计新增信贷规模将达到2.2万亿元,新增社会融资规模将达到3.2万亿元,而M2同比增长率将达到11.1%. 展望未来,二季度的数据可能仍无法进一步加速增量政策的推进.
对于债市来说,七月份整体上仍然保持着多头优势. 除了增量政策外,我们还需要注意汇率对资金面的影响.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一下实体经济数据.
六月份国内经济动能仍然较弱,但产需有所修复. PMI生产分项指数重回临界点以上,表明工业生产景气度有所回升。六月份的PMI生产指数较上月回升了0.7个百分点至50.3%,拉动PMI约0.18个百分点. 此外,高频指标环比多数呈改善态势. 除了钢厂开工率和产能利用率环比有所回落外,其他指标环比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与2022年同期相比,六月份的高频指标表现虽然较弱,但相比于2021年同期则有所好转。
需要注意的是,经济结构性压力进一步加剧,大中小企业的景气度分化程度加大. 但考虑到工增统计范围为规模以上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因此预计实际工增数据可能偏强。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六月份,大型和中型企业的景气水平分别上升了0.3和1.3个百分点至50.3%和48.9%,而小型企业的景气度继续下降了1.5个百分点至46.4%。需要注意的是,六月份的需求虽有所改善,新订单指数有所回升,但仍位于临界点以下,需求不足依然是制约生产端持续修复的因素.
综合来看,我们预计六月份的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约为2.4%,二季度同比增长约为3.7%,而二季度GDP同比增长约为6.5%. 由于去年同期基数较低以及防疫政策的优化,二季度的节假日提振使得第三产业的增速有所加快,因此二季度工业增加值与GDP之间的差距可能会继续扩大。
六月份重大项目建设环比改善,但地产行业的拖累进一步凸显. 土木工程建筑业的商务活动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64.3%和53.9%,较上月上升了2.6和2.2个百分点. 然而,建筑业指数继续下降.
总体而言,我们预计六月份的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长约为3.1%. 尽管重大项目建设有所改善,但地产行业的影响仍然较大.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我们需要关注增量政策以外的因素,特别是汇率对资金面的影响。只有综合考虑各个因素,我们才能更准确地评估未来经济走势,制定合理的政策措施.
以上就是我们对六月份经济数据的预测和分析。尽管存在一些不确定性,但我们仍然看好未来经济的发展潜力. 希望通过我们的观察和分析,能够为投资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指导.